(通讯员 郭艺晗)10月17日上午9:15,“论道终南”跨文化讲坛第125期在南校区会议中心113会议室举办,本次讲坛特别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系荣誉教授、创系系主任李晨阳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李晨阳教授以“现代家庭的夫妻有别:试探一种新阴阳互补模式”为主题,从关爱伦理学与儒家伦理学的角度出发,立足新的立场阐发了夫妻关系中的阴阳互补与谐和。讲座由云顶国际vip.888哲学系华山菁英教授项舒晨主持,公司师生代表共同参与。
本次讲座分为教授分享与交流讨论两个环节。讲座伊始,李晨阳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学界关于关爱伦理学的相关观点及其内容。李晨阳教授首先从著名的伦理学困境“海因兹困境”出发,探讨了男性和女性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及其对道德决策的不同立场。他指出,传统观点通常认为男性思维更擅长抽象原则的推理,而女性思维则在关怀关爱和人际关系方面更为突出。基于此,李晨阳教授介绍了英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吉利根及其关爱伦理学的观点,即在做道德决策时,不仅应考虑抽象原则,还应从关怀和人际关系的角度进行考量。卡罗尔·吉利根的这一观点为伦理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打破了以往仅以男性思维主导的道德决策模式。
随后,李晨阳教授探讨了儒家伦理学与关爱伦理学之间的关联。他指出,两者与康德伦理学存在显著差异,并从仁与关爱、关系中的伦理以及爱有差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儒家伦理学的特点。李晨阳教授强调,儒家伦理学与关爱伦理学的相通之处在于:仁与关爱相通,二者均以情感为基础,同时都主张在人际关系中发展关爱与道德实践,并解释了爱有差等的原则。李晨阳教授强调,关爱伦理学与儒家伦理学基于情感的伦理主张与康德基于必然性的道德法则而衍生出的义务论伦理学更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因而更适合指导女性融入现代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在分享的第二部分,李晨阳教授从“如何真正地实现男女平等”这个话题出发开始讨论在一种新阴阳互补模式下的现代家庭中的夫妻关系。首先,李晨阳教授提出了一种对于阴阳关系的新解释,即当阴阳作为关系属性时,阴和阳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在现代家庭的夫妻关系中,男性和女性可以被看作是阴阳的不同体现,但这种体现并非固定不变,也不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性别刻板分工。李晨阳教授强调,新的阴阳互补模式基于对阴阳的相对性理解,即在同一事物中,处于相对的主导地位的方面为阳,而处于相对从属的方面为阴,因此,男女都具有阴和阳的部分。这一理解落实在家庭生活中则强调夫妻双方在家庭中都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又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这种新阴阳互补模式下,男性和女性在家庭决策、责任承担等方面都不再遵循传统的固定模式。例如,在家庭经济方面,不再是男性单方面承担主要的经济压力,女性也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职业发展为家庭经济做出贡献;而在照顾子女和家务劳动方面,男性也能积极参与,发挥自己在情感关怀和实际操作中的作用。
李晨阳教授进一步指出,这种新阴阳互补模式有助于打破传统性别观念对夫妻关系的束缚,让夫妻双方在家庭中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发展空间。它能够促进夫妻之间更加平等、和谐地沟通,减少因传统性别角色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同时,这种模式也有利于培养子女更加健康、平等的性别观念,为社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阐述完新阴阳互补模式的概念和优势后,李晨阳教授进一步通过实际案例来解释这种模式在现代家庭中的具体应用。他列举了一些成功实践新阴阳互补模式的家庭,分析了这些家庭中夫妻双方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家庭的和谐与稳定。通过这些案例,让大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新阴阳互补模式的可行性和积极效果。

随着李晨阳教授分享的结束,讲座进入了交流讨论环节。云顶国际vip.888哲学系的教师和员工们积极踊跃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与李晨阳教授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大家围绕着关爱伦理学、新阴阳互补模式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在交流过程中,李晨阳教授耐心地解答了大家的疑问,并对一些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让在场的师生们对现代家庭的夫妻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交流讨论环节结束后,本次“论道终南”跨文化讲坛也接近了尾声。主持人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发言,她高度评价了李晨阳教授的分享,指出教授的观点为大家打开了伦理学研究以及现代家庭关系探讨的新视野。她鼓励同学们将此次讲座所学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深入思考家庭伦理和性别平等的问题。
据悉,“论道终南”跨文化讲坛是云顶国际vip.888推出的高端学术讲座,旨在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就学界重点关注的前沿问题分享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下一步,云顶国际vip.888将组织更多的高质量学术讲座,不断丰富和强化公司人文学科的学术氛围,拓展师生的学术视野,密切公司人文学科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